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得上是“未来学校”?无论如何想象,可能很少有人会将它和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联系起来。 在贵州遵义正安县兴隆村的大山里,有一所特别的小学——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田字格小学),它被认为是中国的“巴学园”。
了解更多>>近期,经合组织(OECD)通过 TALIS-PISA Link 将两个大型国际教育研究项目的数据结合起来,探究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社会情感发展的教师和学校具体特征和实践。
了解更多>>每个学生的身上其实都有“光”,只是不同学生绽放着不同颜色的“光”。如果不认真观察,就容易忽视学生本身的“光芒”。 要怎么发现学生的“光”,让学生充分地自我绽放?在曹光彪小学,学生被称为“极光少年”,老师则化身“追光者”。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的“光谱评价”体系,成了“追光者”发现“极光少年们”身上五彩光芒的“眼睛”。 “光谱评价”体系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帮助学生成长的?日前小编走进曹光彪小学,在这里发现了“光谱评价”的奥秘。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