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标正在修订,新一轮课改已经开始。小学初中的课堂教学如何与高中更紧密衔接?新教材使用后,老师未来的教学方式将有何变化?如何对学生进行与新教材相对应的评价? 日前,“聚焦新课程 探究新评价”主题研讨会在上海莘松中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会上做了主旨报告《新教学“新”在哪里》。(以下内容根据现场讲话整理,有删减)
了解更多>>“双减”要求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因材施教问题。因材施教不应该只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如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有效路径是什么?一起来读!
了解更多>>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拓展视野,要能跳出学校看教育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792.18万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基本全面普及;从各个学段来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5.2%,义务教育巩固率95.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6%,已经基本上全面实现了普及。我们教育的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中上行列,对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