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是一项集体事业”。家庭、学校与社会(以下简称“家校社”)协同育人(以下简称“共育”),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保障。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必须建设一个好的家校社共育生态系统。笔者认为,实施“三大行动”、健全“五大平台”和搞好“三大活动”,是一定县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家校社教育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家校社良性互动机制、形成协同育人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
了解更多>>近日,为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着眼国际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在过去基础上,推出《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3.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2016年发布《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和《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2018年发布《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2020年发布《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2.0》,2022年发布《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3.0》。
了解更多>>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组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教育督导改革,传播学校发展性督导理论,日前,陈先生应邀为湖州市安吉县督学做《办学活力激发与教育督导改革——学校发展性督导的创新范式》的报告。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