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的县域追求
更新时间:2023-03-20来源:大正乐新
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的县域追求
大正乐新总经办
日前,应景宁县教育局的邀请,杭州正乐新评价服务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经理陈聪富先生参加了景宁县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座谈会。会上,陈先生做了题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景宁追求》的专题发言。景宁县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办公室、督导室、基教科、计财科、研训中心等科室长参加会议。
陈先生围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性”、“景宁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述评”和“县域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的构想”三个维度,向与会领导作了汇报。
陈先生认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科技进步的现实挑战,贯彻执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景宁县教育品质提升的自我追求。
景宁县已经获得“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称号;今年申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在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生态化水平监测中,开始进入浙江县市第一梯队;在丽水市学科教学质量监测中,开始挤入市级一流水平……如何继续与时俱进、拉高标杆、奋力争先,加快推进县域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是景宁教育品质提升的自我追求。
陈先生认为,2017年5月开始,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通过购买服务,引进独立的社会第三方教育机构,对本县的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开展了“学校发展性督导第三方督导与评价”活动。六年来,第三方督导与评价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较好地保障了景宁学校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二,学生、教师和学校组织的发展水平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第三,第三方评价的价值导向、标准体系与运行机制不断优化。
陈先生认为,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首先取决于景宁教育人对第三方评价团队的信任、认可与厚爱;其次来源于第三方团队的教育情怀与对贵县信任认可厚爱情感的回报;第三依赖于第三方前瞻的理念、科学的标准与可行策略。例如:大正乐新第三方评价在理念设计上,注重督导与评价的“校本性”与“发展性”。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依法办学、自主发展、品质提升;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在评价主体发挥上,坚持面向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群体。在督导与评价标准体系构建上,建立了以“选择性目标导向”、“自主性规划编评”、“综合性评估标准”相互关联三位一体的发展性督导与评价标准体系。在原则运用上,实施了主体多元、客观公正、数字画像和问题导向的原则。在运行机制选择上,运行了标准引领、规划编评、发展自控、过程视导、现场评价、网络问卷与反馈激励为主要环节的第三方督导与评价机制。当然,第三方评价的发展与深化,需要在改革年度预算、增加委托经费、融合规划编评、开展课堂评价、运用智评模式和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突破,使第三方评价的职能更加务实、高效与科学。
陈先生认为,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必须服务并服从于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景宁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适应并促进山区和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形成“畲乡优学·智慧生态”的景宁品质。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三性一化”:
景宁教育的民族性:根据民族自治的原则,挖掘畲族元素,开发畲族课程,传承畲族核心价值与文化,坚持畲族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强化畲族与汉族、畲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坚持畲族教育的融合性;立足青山绿水,面向未来世界,培植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坚持畲族教育的创新性。将原有的小规模学校、品味教育、全员晒课、小幼衔接等内容纳入民族性中。
景宁教育的现代性:以公平与质量为主题,严格按照省级现代化标准,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切实加强教师专业标准建设,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做精做强各类主体的发展性评价,不断强化现代学校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与智慧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法治化、现代化与智慧化。
景宁教育的国际性:结合世界教育的融合化趋势,坚持统一标准、个性发展的方式,加快景宁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景宁教育带着畲族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走向世界,让世界的先进理念与经验服务景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景宁教育的生态化:以自然生态为基础,遵循教育生态规律,坚持教育生态正义,培育教育生态文化。优化教育外部政策舆论环境,打造教育内部公平优质状态,保障学生个体健康持续发展。
陈先生认为,教育评价改革既要为区域教育核心价值保驾护航,又要对区域教育核心价值引领指导。景宁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形成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办法更加多元、教师潜心育人评价制度更加健全、学校立德树人评价机制更加完善的、富有时代特征、彰显畲族特色、体现浙江水平的县域教育评价新体系。特别是在“学校发展性督导第三方评价”项目上,形成景宁品牌。
陈先生认为,县域教育评价改革能否到位,取决于激励约束机制的导向性与科学性。景宁原有的激励制度已相当全面、健全,如何结合景宁教育发展实际、对标国家政策导向,在奖励项目与名称的提炼选择、奖励比重的调整优化等方面进行完善,就可实现区域教育激励制度的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