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大正乐新教育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内外资讯 > 

学校规划目标的基本结构

更新时间:2022-07-06来源:学校发展性督导

是指一个不断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它旨在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三~五年),完成某些特定目标的计划。时间、空间和人是组成规划的三大要素。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自主对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如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所做的安排。

学校规划目标的基本结构,主要解决目标是什么,在质量、水平、状态等方面达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我们把学校规划目标的基本结构解读为主要包括学生培养目标、学校发展总体目标、重点目标、项目目标、年度目标以及目标达成的成功标志。

一、学生培养目标

学生培养目标是一个学校根本特征的具体体现,它规定着学校的办学行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学生培养目标是指学校培养的人是什么样的人,通俗地说,就是所培养的学生的规格,具体指的是道德品行、学业水平、身体心理、国民素质等方面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标准。

学生培养目标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也是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学校存在的理由,也是学校的价值所在。任何学校都必须十分明确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也是任何校长必须回答的本质问题。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有些学校在制订学校目标时只有学校发展而没有学生发展,例如有个学校的目标有“三年内成为省示范学校”、“五年内成为重点学校”等,却不见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没有抓住学校的根本。学生培养目标是办学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如何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呢?主要考虑以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方针是国家发展教育的根本思想,也是发展教育的行动指南,是国家的宏观培养目标。在研制过程中必须把握教育方针的内涵,并根据实际衍化出具体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培养目标符合国家意志。

2.切实内化课程培养目标。我们的学校现在大体上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每一个学段都有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而这些培养任务和培养目标是以国家课程为具体形式表现的。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明确国家课程提出的要求,制订合理的培养目标。

3.认真研究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培养的人首先应当是让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对其要求,越是基础教育越要看得更远。学校在制订学生培养目标时应该认真研究将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的发展趋势,提炼出自己独特的办学视角,并形成信念和价值观,把它融入学生培养目标。

4.紧密结合学校历史现状。学校培养目标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学校的具体存在环境和具体办学条件之中,因此,在制订学校培养目标时,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具体存在环境对学校的要求和学校具体的教学条件,使制订的培养目标有具体支撑条件。

然后,把上述四方面的基本原则综合起来,使其相互关联,互相渗透,抓住最本质的特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学生培养目标

例如,一个小学设计的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双全学创俱佳身心两健的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为孩子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其人格特征具体细表为品德高尚、富有学力、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善于处事、勇于创新。

学校将优先发展学生的语言表现力、综合学习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全校师生未来三年的努力,上述构想将在学生的培养质量上得到初步体现。

具体内容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_5Q6Cx9rDlO_Rtfs8MThaQ



0

相关资讯

正乐网站登录

注册

正乐网站注册

登录

短信快捷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