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大正乐新教育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内外资讯 > 

现代学校“发展性督导”的主要内涵与本质特征

更新时间:2021-03-02来源:正乐教育总经办


现代学校“发展性督导”的主要内涵与本质特征

陈聪富

 

传统学校的督导评估,无论是合格评估、等级评估,还是示范性学校评估,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她以工业化生产时代的标准化管理为核心理念,运用预先设定的统一标准,检验发展基础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学校的达标程度。这种“鉴定性评估”,即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校”,其统一性与行政化、鉴定性与定量化、他律性与规范化的特征特别显著。针对“鉴定性评估”的缺陷,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浙江分别开始“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笔者于2009年开始“学校发展性督导”的探索与研究。

春天16.jpg

一、何为“学校发展性督导”

“督导评价”、“督导评估”与“督导”是有区别的。《教育法释义》指出:“教育督导是反映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教育目的的实现, 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这表明评估或评价是教育督导的职能之一,而不是其全部;同时,评估或评价的主体是教育督导部门,下行取向较为明显,突出了督导组织的监督、检查与评估,使学校处于从属地位;忽视、淡化了指导及其督导组织与督导对象的协商与互动。

2009年5月,笔者出版了《学校发展性督导》专著,率先提出“学校发展性督导”这一命题;并将“学校发展性督导”定义为:“学校发展性督导是指教育督导组织者和学校,在一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自主发展为核心,运用法治和民主的方式,对学校自主发展的理念、目标、策略、过程与水平进行诊断、指导、监控与评估,以促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品质提升”的督导活动。

春天42.jpg

二、“学校发展性督导”的主要内涵

“学校发展性督导”的主要内涵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督导主体:三维性。督导组织、学校自身与社会利益相关者都是学校发展性督导的主体,三者的目标统一、地位平等、是合作互惠的关系

第二,基本前提:法治性。教育督导必须基于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既是依法督导,也是对依法办学的督导。

第三,核心理念:自主性。始终坚持学校自主发展为本,不仅仅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而是为了学校的自主发展。

第四,督导方式:科学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法治性与民主性的辩证统一;学校自主不等于放任自由,法治性强调学校发展性督导必须以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前提,是行政化、统一性的主要标志,是衡量学校是否依法办学的重要依据;民主性主张学校发展是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以及学校内部之间的互动协商、参与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坚持法治与民主的辨证统一,努力实践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学校发展性督导的基本方式。

第五,督导内容:全程性。以学校规划编制与实施为抓手,涉及学校的历史与传统、基础与趋势、理念与目标、制度与技术、过程与水平。

第六,督导职能:全面性。既要对学校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进行诊断与指导,也要对学校发展过程与水平进行监控与评估、反馈与激励。

第七,督导价值:多元性。保障依法办学,激发自主发展,促进品质提升。

春天19.jpg

三、“学校发展性督导”的本质特征

学校发展性督导的本质是自主性与个性化。即学校发展性督导追求学校的发展环境、发展要求是自主的,并不是外部强加的;强调学校的发展内容、发展目标是符合学校实际的、个性的,并不是由外部统一制定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主体多元。教育督导组织既是督导的主体,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监督检查,也是督导的客体,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利益相关者既是教育督导的客体,接受督导组织的监督评估,更是教育督导的主体,在督导过程认识自我、实践自我和发展自我。

第二,发展自主。学校发展性督导把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学校,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实行“一校一标”制。同时,学校的自我诊断、自定目标、自求发展、自我评估,既是学校发展性督导的起点,也是学校发展性督导的归宿,它要求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既重视历史和现状,又重视对学校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分析,确定未来发展重点和方向,通过自我加压,激发内驱力,寻找目标实现的途径,再通过评估,检测任务完成程度,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研究改善方法,找准对策,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第三,标准增值。学校发展性督导以基础诊断为基点,以纵向比较为主线,评估学校的动态发展水平。基础诊断是指发展性督导强调学校评估的诊断性功能,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鉴定或评比,而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所以,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学生各个方面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构建促使每个学生达到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与平台,这样,只有以诊断、激励和改进为主的学校评估,才能与之相适应。纵向比较是指发展性督导强调学校评估将学校自身进步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既以发展为导向,对学校在一段时期内各方面工作成就与过去状况进行比较,衡量其进步情况,鼓励学校挖掘潜能,不断提升。动态发展是指发展性督导主张学校评估,既要考察一所学校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态,更集中关注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搞“一锤定音”,以保证评估的连贯性和经常性,使学校对教育评估由被动为主动,由抵制为参与,由消极为积极,由面向过去为面向未来,由外部评估为内部评估。

第四,动态自控。学校发展性督导以三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年度过程监控,周期综合评价的形式,促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学校的自身发展需求,激发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保障并促进学校的自我控制。

春天34.jpg

与传统学校的“鉴定性评估”不同,“学校发展性督导”实现了五个转变:①在标准选择上,从服从督导组织统一的“刚性指标”,转向学校自主选择的“发展性目标”与督导组织宏观引领的“发展性标准”有机结合的“柔性指标”;②在主体发挥上,从服从行政意志的“要我评”,转向体现民主协商的“我要评”;③在价值取向上,从单一追求依法办学,转向依法办学、自主发展与品质提升的有机统一;④在发展内容上,从片面强调学校组织的发展,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教师发展为杠杆的学校科学发展;⑤在结果使用上,从终结性的横向比较,转向以基础诊断为前提的、过程性的动态增值。

 


0

相关资讯

正乐网站登录

注册

正乐网站注册

登录

短信快捷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