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大正乐新教育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内外资讯 > 

离开清华经管的四年后:我对高考经历的反思

更新时间:2020-07-13来源:飞火集Flyingfire

离开清华经管的四年后:我对高考经历的反思

以下文章来源于飞火集Flyingfire ,作者 卢昌婷


2020年的高考日,比往常来得晚了一个月。我已经很多年不关注高考了,也从不发那些名义上是在祝学弟学妹们高考成功,实际上是在找机会炫耀自己当年考得很好的励志贴。只是前两天又看见朋友圈里冒出了那样的帖子,才意识到今年的高考还没有开始。很快,又有一批十八岁的少年要走进考场,去打他们准备了十几年的一场仗。很快,又有一批十八岁的少年要从考场里走出来,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未来,茫茫然手足无措。


我是在2011年6月7日第一次参加的高考,成绩落在清华分数线下两分。2012年6月7日,我在复读一年后再次参加北京高考,考进了清华经管。在很大程度上,我是因为想再有个机会考清华经管才决定的复读。听在那里读书的学长讲起那里对于通识教育的强调,个性发展的鼓励,讲起那里对思维的磨练和视野的开拓,我觉得那是最接近我心目中一个理想的大学的地方。我的父母非常不赞同那个决定。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自主做出一个决定。也是我的父母第一次在我做出他们不赞同的决定之时容忍我按照我自己的意愿行事。我很庆幸这件事在我十八岁那年就发生了。前两天读到我在清华经管结识的好朋友琳佳的文章《离开经管的四年:再看学生时代》。她的文章里说能够在高考标准下脱颖而出的人往往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自身聪明勤奋2)一路优秀很少失败 3)给定优化目标能迅速优化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我很庆幸自己在进入清华经管之时就是经历过失败的,就是曾经按照自己给自己确定的优化目标努力过的。这让我比大部分清华学生具有更强的抗挫折能力,也更经常地反思当前的“目标函数”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但今天我想就着琳佳讨论的那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能在高考标准下脱颖而出?”,写一写这道大题的第二小问:“这样的高考标准到底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我同样会从三个方面来写:快乐感的缺失、创造力的缺失、对美的感受力的缺失。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思是从我在经管的四年间开始的。在从经管毕业后的四年间,我在加州艺术学院戏剧系读了三年的艺术硕士,然后又在洛杉矶工作了一年,如今正准备回国发展。回顾离开经管后的这四年,我发现自己的确比从前更快乐、更有创造力、更能感受到美了。想来反思的确还是能带来成长的。时值庚子大疫之中,时局变化之间,许多人都在重新思考人生。我遂决定把自己这点思考拿出来分享交流。哪怕只能给一个人带来一点点的启发,也聊胜于无。


具体内容点击以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VwqvmJCwo9lBNUQvuYueg

 


0

相关资讯

正乐网站登录

注册

正乐网站注册

登录

短信快捷登陆

注册